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泛指一个企业法人授予另一个企业法人的信用,其本质是卖方企业对买方企业的货币借贷。
它包括生产制造企业在信用管理中,对企业法人性质的客户进行的赊销,即产品信用销售。在产品赊销过程中,授信方通常是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和批发商,而买方则是产品赊销的受益方,它们是各种各样的企业客户或代理商。买方以自己企业的名义取得卖方所授予的信用。
企业信用还涉及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以及使用即期汇款付款和预付货款方式以外的贸易方式所产生的信用。
银行也是一种企业,而且是专门经营信用的企业。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给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在产品赊销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买方提供融资支持,并帮助卖方扩大销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方式授予企业信用,贷款和还贷方式的确定以企业信用[1]水平为依据。商业银行对不符合其信用标准的企业会要求提供抵押、质押作为保证,或者由担保公司为这些企业做出担保。后一种情况实质上是担保公司向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了信用,是信用的特殊形式。一家企业的信用可以体现出,他们的价值。并达到长的合作目的,信用标榜着一家企业,商家的最高利益如果企业失去信用,那么企业就面临着倒闭的考验。
1、含义
企业信用管理是对企业的受信活动和授信决策进行的科学管理。
广义上讲,企业信用管理是指企业为获得他人提供的信用或授予他人信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对企业信用交易活动的全过程和企业诚信经营行为的全方位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发展信用交易和获取信用资源服务。
狭义上讲,企业信用管理是指针对信用销售的管理,具体是指企业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与信用销售有关的各个部门,完成在信用销售中对客户信息收集和评估以及信用额度授予,进行合同管理,控制和转移来自企业外部的信用风险,以及债权保障、回收应收账款等各交易环节的管理活动。它是对企业防范信用交易风险的全过程的管理,其目的是企业在扩大信用销售的同时,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及时收回。
信用销售是企业信用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销售的高度发达,促使企业信用管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国内,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完善,信用销售仍很落后,造成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普遍低下,甚至许多企业处于空白状态。
现代的企业信用管理应具有四大职能:客户的档案管理、客户授信、应收账款管理以及利用征信数据库开拓市场,这些是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应当具备的基本职能。
2、目标
企业信用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力求企业在实现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降至最低,使企业的效益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可以通过信用销售增强销售能力,提高盈利水平。但与此同时,信用销售产生的信用成本、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管理成本等消耗着企业的利润。分析以下几种企业销售平衡等式有助于企业摆脱这种两难境地。
1、成功销售的平衡等式
成功的信用管理兼顾销售与信用管理,所实现的目标可以用以下的平衡等式表达:
最大销售(包括大量的赊销)+及时付款+最小坏账=最大利润
成功的信用管理是在销售额很大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资金的及时回笼和低比例坏账,从而创造最大利润。
2、一般销售的平衡等式
有些企业把没有坏账作为销售的最佳目标,而追求零坏账必然导致企业销售的萎缩,造成最小的销售额和极少利润的结果。一般的信用策略平衡等式为:
低销售+(快或慢)付款+零坏账=低利润
3、较差销售的平衡等式
有的企业在要求零坏账的同时,却不加限制地满足一些客户的特殊条件和要求,不计利润地放账给他们,这使得企业的收入下降,并占压大量资金。这时的平衡等式变为:
低销售+慢付款+零坏账=负利润+现金流量的不足
4、最差销售的平衡等式
有的企业以销售额作为企业经营的唯一目标,认为不断增长的销售额可以弥补坏账所带来的损失。于是,大量开发新业务,签署众多合同,不论客户的资信状况如何,都给予优厚的赊销条件,最终导致企业资金 流转不灵,走上破产的道路。这时的平衡等式就是:
最大销售额+缓慢付款+较高坏账=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破产
由此可知,企业信用的最终管理目标是在实现销售最大化的同时保持信用风险(坏账损失)最低,也就是实现成功销售平衡等式的要求。
3、数据库
1.信息数据库经几百家分支机构历经10年的采集、加工、录入,日常数百名工作人员的优化、维护等辛勤工作,已经拥有了2000多万家中国区域的企业数据库,涉及有价值企业信用信息达亿条,信用信息最远追溯可达8年,建立起了中国最庞大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2、企业信用信息分六大类
分别为政府监管信息、银行信贷信息、行业评价信息、媒体评价信息、企业运营信息、市场反馈信息 。其中政府监管信息包括企业基本资质、质量检查信息、行政许可/认定、行政奖罚信息、商标/专利/著作权信息、人民法院判决;银行信贷信息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信贷评价信息、商业银行信贷评价信息、小额贷款公司及民间借贷评价信息;行业评价信息包括行业协会(社团组织)评价信息、水、电、气、通讯等公共事业单位评价信息;企业运营信息包括企业财务信息、企业管理体系评估信息;市场反馈信息(包括消费者、交易对方、合作伙伴、员工等不同身份的实名评价信息)。
3、千万级企业数据库及毫秒级关键字检索
企业数据库中目前收录了国内90%以上的企业,及国外一些大型企业,企业数据库的数量达到千万级,而由于使用了最先进的检索技术,在系统中搜索企业的时间可以缩短到毫秒级,使得用户拥有很好的搜索体验。
4、信息采集渠道
企业信用档案的所有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数据,每条数据都保留原始发文的记录,为事后备查、企业质疑留下真实可靠的资料。
5、纠错功能:
每条信用档案的真实性都接受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检查监督,发现有出入的档案,可登录系统提交修改申请,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及时处理。
6、产品、供求、招聘、资讯等信息后边都带有发布企业的信用档案供参考11315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登录企业后台,可发布企业的产品信息、供求信息、招聘信息、最新资讯等企业实时信息,与企业的信用 信息有机结合,方便网民查询、参考,便于帮助诚信的企业快速建立客户信任,促成更多交易。
7、信用维权功能
企业登录信用档案管理系统,可提交有价值的企业信用信息申请增加自己信用档案,经征信人员的核实,均可收录到信用档案。这也是信用档案不断完善的一个有效机制。
8、识别、区分停止、吊销、注销企业
后台管理系统中,工作人员可维护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数据,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没有认领的企业进行删除、修改基本资料等操作,当然这是有严格的权限控制的。已经注册或认领的企业,只能自行修改基本信息,工作人员有权对该信息进行检查、监督等。
9、守信企业与失信商家明显区分
智能识别引擎会自动准确的分析每条企业信用档案,一旦发现企业在近一年中有被相关部门检查不合格的产品,那该企业将会被系统自动识别为质量失信企业,反之为守信企业。智能识别引擎为用户提供了了解企业的第一入手点。
10、实时评论与事后监督
网民可对企业发表评论,可褒奖或者投诉相关的企业,在投诉方面,为了更好地集中数据,又对各种投诉进行了细分,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售后服务”、“霸王条款”、“广告虚假”、“诈骗”、“侵权”、“环保”、“偷税漏税”、“劳资纠纷”、“民间借贷”等,成为企业管理和运营的镜鉴。
评论管理系统使得企业能够回复网民的评论,网民也可以对企业的最终回复表示满意或不满意。最终结贴的评论都会最终纳入到企业的信用档案中去,作为企业的市场反馈档案而永久保存。
4、作用
企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对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履行相应经济契约的能力及其企业整体的可信程度所进行的一种综合分析和测定,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中介服务,信用评级对企业的具体作用和好处包括:
一 有效的信用“身份证”
市场经济中各个企业(单位)都是独立自主的经营者,要签订购销合同、参加招投标、申请资质、争取政府采购等等都需要有一个有效的信用“身份证”,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由社会上经过监管机关严格审查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通过规范化的评估程序,独立、客观、公正地评定的信用等级,便成为一份有效的信用“身份证”,使合作者取得一个确切、公正的信用信息,对加速进行合作决策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 可靠的“通行证”
在资本市场中企业(单位)要运用债券等融资工具筹集资金,必须经过有资格的评估机构评定信用等级,才能发行债券;在信贷市场中企业(单位)要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同样需要经过信用评级,特别是具有一定贷款规模的重点大户贷款企业(单位)必须经过确认资格的独立第三方专业评级机构进行规范评估,才能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所以信用评级是进入金融市场必须取得的“通行证”。
三 企业降低筹资成本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信用等级高低是直接与筹资成本大小挂钩的。 信用等级高、资信优良的企业(单位)发行债券或申请贷款的利率就低,信用等级低、资信状况差的企业(单位)发行债券或申请贷款利率就相应要较高些;没有信用等级的企业(单位),即无信用记录者,就不允许在市场中发行债券,一般也很难贷到款。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稳步推开,根据人民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企业(单位)的贷款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根据企业(单位)信用状况,按风险收益对称原则来决定贷款利率的高低,因此信用等级高低必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单位)筹资成本的大小。
四 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知己知彼,自己需要了解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的真实情况,同样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也需要了解本企业的真实情况。由社会中介机构对企业评定的资信评估,就能客观、公正的提供这一信得过的信息,有利于企业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取得良好信用等级的企业(单位)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它能吸引有关方面大胆放心与之合作,这对企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即使在发展过程中某一年度信用等级偏低的企业,有了这一客观、公正的信用记录,也会使金融机构或合作伙伴掌握和了解企业(单位)的历史过程和现实情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与之继续支持和合作。
参考资料
标签
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渠道,政府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