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寒冬”:下一个倒下房地产开发商会是谁?
信息来源:凤凰财经 2014-08-29 10:13 knroman
按照任志强的预测,其实用不了多久,市场就会有一个自发调整,由暂时供应过剩,转向为供不应求。
此前,新城地产高级副总裁欧阳捷也有过类似观点。他认为,目前的需求其实非常旺盛,购买力也并不弱,而目前房地产在建项目的竣工率偏低,只要再经过一段时间,市场的供需就会逆转。
如此看来,房地产市场所需要经历的调整时间并不长,那么为什么地方政府还要出手救市呢?
有业内分析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政府救市的原因是因为房地产与多个产业直接相关,并且是地方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
根据任志强的观点,房地产投资增速从19%多下降到10%左右,对于GDP的影响大概只有0.6个百分点。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7月房地产企业购置土地所支付的土地成交价款4828亿元,增长9.8%,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
既然土地财政收入并未下降,对GDP影响也非常有限,那么地方政府争先恐后地救市的原因何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有救市需求的,主要是那些库存较高,而市场需求疲弱的二三线城市。
其实当地拥有大片土地的开发商并不希望政府盲目救市,因为救市政策往往会成为地方政府卖地的好机会。虽然短期内救市政策可能会刺激成交量,中长期却会增加市场供给,给本来就销售乏力的市场雪上加霜。
而对各地政府来说,与其把精力放在如何救市,不如把时间用于调整地方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吸引更多人才的落户上。
第一太平[-0.55%]戴维斯上海副董事长朱兆荣说,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无论经历怎样的经济不景气,那些经济发达、就业率和居民收入较高的城市,比如伦敦、纽约,其房地产市场始终能够保持稳定向上的趋势;而那些经济凋敝的地方,楼市更容易遭遇价格下跌的风险。
由此看来,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才是地方政府更应该关注的,至于房地产市场,还是交给市场的无形之手去自我调节吧。
关键词:
楼市 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