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新闻资讯 > 专题策划

绿色经济陷入补贴陷阱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2013-12-15 01:46    knroman

日前,在2013绿色企业联盟环境峰会年度论坛上。各界专家对当下新能源及环保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普遍认为,当前绿色经济发展陷入补贴陷阱,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需更遵循市场规律。

绿色经济面临边际成本障碍

广东省社科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认为,新能源市场化中最大的障碍是边际生产成本的障碍。“拿新能源汽车为例,大多数的新能源能量密度低、资源分散、获取困难,所以开采成本很高。新能源汽车也是一样,新能源汽车也存在着综合的成本,包括使用和配套成本。”

他指出,新能源车要到第7年左右才有成本优势,也就是说前面7年新能源车对用户来说是亏本的。对一般用户来说,7年时间这个车就报废了。这就是新能源边际成本的内在机制。

新能源能否广泛使用,关键取决于边际生产成本,只有新能源跟传统能源的边际成本没有明显差异的时候,新能源才能广泛使用,这里就存在缺口。

为鼓励绿色经济发展,国际上普遍采取设立新能源份额目标的方法。比如对动力电力来说,要求每一个电厂要使用多少或者发电厂要发多少新能源的电,一个地区要消费多少新能源的电。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采取的措施包括新能源的电价补贴、实施绿色许可制度等手段弥补存在的缺口。

“但政府能补多大的缺口,又能补多久?”在赵细康看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绿色经济时都陷入了补贴陷阱。“政府难以和庞大的市场进行抗衡, 这个缺口是一个无底洞,政府补贴是补不平的。新能源汽车靠政府补贴也难以撬动这个市场,政府现在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减少补贴,让市场的力量来发挥作 用。”

招商地产副总经理胡建新直言,政府补贴还存在公平性问题,“这个补贴如何来体现公平性?这里面有偷换概念拿补贴的,甚至做光伏的拍个照片就去拿钱的也有,政府补贴在实际实施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发展绿色经济需遵循市场规律

在联合国城市运动委员会主席游建华看来,绿色经济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自己的资源分配,需要有政府的调节,但补贴什么、如何补贴就显得非常重要,也要很慎重。

赵细康认为,对于政府来说,应该是寻市场之力,找缺口最小的新能源来补,而不能拍脑袋找大的缺口来补。对于企业来说,要投市场之机,找缺口最小的机遇。

“我们该投资什么样的新能源呢?按照前面的逻辑,要找边际生产成本跟传统能源最接近的新能源,你才有机会。”赵细康建议,政府和企业应该遵循市场规律,找缺口最小的新能源进行补贴和投资。

“有企业告诉我们,因为这么多年的节能减排的投入,非常欣喜地看到自己可以成为碳市场的受益方。在碳交易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是作为碳市场的卖方出现,他们将自己的配额出售,已经把配额变成现金,这是多年节能减排的投入和最高能效的补偿。”

碳交易是实现碳排放管控的工具和手段,碳交易的目的是实现碳排放管控的目标。中国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透露,从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情况来看,市场化机制可以将节能减排和碳管控的动力驱动出来。

胡 建新则针对绿色建筑,建议中国政府借鉴新加坡等国家的做法。“承诺做绿色建筑达到什么标准,就奖励多少平方米容积率的建筑面积。比如说原来这块地给你建 10万平米的,承诺做什么水平的绿色建筑,就给你增加2000平方米,用这样的奖励机制来激励开发商去做绿色建筑。把楼建起来以后,政府请中立的单位估 价,看达到了没有,达到了就可以履约。这样的政策可能更简单有效。”

陈海鸥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过去政府补贴主要是以补贴为补贴,以投资为补 贴。承诺要在节能减排、使用新能源上投300万元,政府就补贴100万元。“今后可以尝试以结果为导向,考察企业在实施节能减排、使用可再生能源过程中, 实际减少了多少能源消耗、减少多少碳排放,以这个量为指标给予鼓励。”


关键词:  

         补贴    绿色    

 

关于金融范 | 产品和服务 | 公益活动 | 商务合作 | 汇款账户 | 招聘英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KNROMAN Company 2013,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1472号 | 滇ICP备2022003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