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银行业十大新闻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2014-12-27 17:43 knroman
6、监管实施存款偏离度考核
遏制银行存款“冲时点”
事件 “存款偏离度”一词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是在今年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中。《指导意见》第六条指出,“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偏离度指标,研究将其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扣分项,约束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冲时点’行为”。
9月12日,银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合理分解考评任务,从根源上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银监会首次披露了月末存款偏离度计算公式,并明确要求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对于月末存款偏离度超出监管规定的银行,银监会将采取暂停其部分业务或降低其年度监管评级等处罚措施。
存款偏离度考核指标的设立,不仅有利于规范银行经营行为,做好银行流动性管理,更重要的是为货币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冲时点”行为已经对货币政策的外部环境形成干扰,影响宏观决策判断。对存款偏离度进行监管,有助于熨平季末的流动性波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由于该规定实质上加大了银行组织存款的难度,从中长期来看,需加快推动银行转型。
点评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
长期以来,存款“冲时点”是商业银行基层经营机构应对业绩考核和存贷比监管要求的重要手段。近两年来,存款月末、季末、年末冲高,次月初快速回落的“冲时点”现象更为突出,不但增加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也大幅提高了存款业务成本,成为企业融资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央行、财政部和银监会于9月12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拓展模式进行规范。从《通知》发布后的运行情况来看,相关监管要求起到了良好的政策效果。一方面,通过对银行施以月末存款偏离度不超过3%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银行在月末最后几天拉存款的行为,存款非正常波动的现象大为改观,9月份后金融机构存款时点增长明显回落;另一方面,存款偏离度监管将直接减少商业银行因“冲时点”为存款支付的额外成本,而在利差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负债成本的降低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存款偏离度管理配合优化存贷比监管等政策措施,在短期内有助于平抑存款波动,并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起到正面作用。但长期来看,仍应从取消存贷比监管、推广大额存单发行以及加快资产证券化等方面优化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结构,根本解决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对存款过度依赖的问题。
7、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成立
银行业加大棚改支持力度
事件 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措施,棚改在今年稳定经济增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国务院明确提出2014年计划改造棚户区470万户以上,总体资金投入规模大约在1万亿元左右。
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单独核算,加大对棚改的支持力度。6月份,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筹建申请获得银监会批准。7月底,国家开发银行住宅金融事业部正式开业。
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的业务范围包括:办理纳入全国棚户区改造规划的棚户区改造及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贷款业务;在经批准的额度内办理软贷款回收再贷业务,专项用于支持纳入全国棚户区改造规划的棚户区改造及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以及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通过发挥开发性金融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和融资融智的功能,实现住宅金融业务的集约化、专业化管理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住宅金融事业部成立为契机,国开行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在支持棚改中的骨干作用。据统计,2014年前三个季度完成棚改项目评审承诺9087亿元,发放贷款2955亿元,支持新增建筑面积3.4亿平方米,惠及棚户区居民291万户。
今年以来,银行业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积极支持符合信贷条件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对重大项目和重点区域的项目信贷投放,加大了对棚户区改造项目、旧城改造项目等的金融服务力度。
点评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宗良
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的成立,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住房金融领域的重大改革,是银行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支持关系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有效措施。
一方面,它将为安居工程提供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有效缓解棚户区改造相关工程建设的资金瓶颈制约;另一方面,可有效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对于我国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困难、健全住房保障和住房供应体系、促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速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是稳增长、微刺激经济政策的重要表现,也是新一轮稳增长的重要抓手。2013年,党中央就提出了五年1000万户棚户区改造计划,但是资金来源成为回避不了的问题。由于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利润低、风险高、还款周期长,金融机构将资金贷给这些项目的意愿较低。而目前,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对棚改的支持力度开始凸显。
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是国家战略的具体落地,借鉴开发性金融的思路,用商业手段去落实棚户区改造地方政府项目,不涉及二级市场。同时,住宅金融事业部的设立与发展应注意总结美国“两房”引发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形成独特、有效和风险可控的模式,明确业务范围,集中力量满足棚改的需要,积极而稳健地构建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避免出现因业务范围太广、资金池期限错配,最后导致尾大不掉给自己带来的大麻烦。
总体看,银行业都应重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方向,承担社会责任,把支持实体经济与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结合起来,把握好投放力度、节奏和投向,优化信贷投向,积极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同时,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拓展多种融资模式,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方面的支持,促进银行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
关键词:
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