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新闻资讯 > 企业要闻

温州危情“第二波”:13家知名企业倒在房地产投资上

信息来源:凤凰财经    2014-07-09 14:10    knroman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

  温州,这个曾经的炒房团始发地,这一次陷在了房地产的泥潭中。全国房价的连续下滑,如同多米诺骨牌,正向温州的实体经济领域迅速蔓延。

  今年来尤其是6月以来,已曝出数起温州行业龙头企业资金链断裂或“跑路”的消息。与2011年那一波民企危情集中在担保公司等平台不同,此次涉事企业几乎都曾较深入地投资房地产。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赴温州进行数周调查后,力图以“温州实体经济调查报告”系列,还原当地实体经济个案危机背后的真相。

  温州是全国的资本风向标。从资本的流向可以洞悉一个时代的全部秘密,资本为何会抽离实业?这在这一区域最先呈现出来,或可供全国范围反思。是为第一篇。

  “问题”企业名录

  温州几乎震动全国的第一波危情,源于民间借贷引发的企业资金链断裂。2011年4月有预兆,清明节后,首先是乐清的电缆制造企业三旗集团濒临破产,接着龙湾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运营者黄鹤携家人“出走”停业,继而温州餐饮连锁品牌波特曼、港尚记的老板严勤为夫妇“消失”歇业。

  当时,《21世纪经济报道》对此做了集中报道,发现这一波出事的企业多涉足过担保、投资咨询等民间借贷业务。

  而今年以来,温州出问题企业中的不少,则是倒在房地产投资上。

  今年来尤其是6月以来,就曝出数起温州行业龙头企业资金链断裂或“跑路”的消息。其中影响较大一例是,温州女企业家、腾旭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云旭因资金链原因铤而走险,涉嫌骗取国家出口退税2000多万元被立案调查。

  这位当地人大代表为何铤而走险?知情人士透露,是因为企业资金链抽紧的因素。徐云旭曾介入地处温州龙湾的绿城“海棠湾”地产项目,合作商是绿城房地产集团联合的项目公司,腾旭服饰持股比例占30%。

  “由于这一项目销售情况不如预期,再加上以外贸为主的腾旭服饰自身主业生意也难做,总体利润大幅削减。”知情人士分析,绿城海棠湾项目启动销售之际,恰逢温州房价陆续下跌。徐云旭在5月“失联”。

  房地产投资,成了压垮腾旭服饰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地甚至有人列出一个问题企业的“名录”,包括餐饮、服装、房地产等领域共有13家知名企业。

  “(这些企业)或多或少都有房地产领域的投资。” 当地一名参与这类问题企业处置的工作组人士总结,此前房价只在温州连续下行,但今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普降,(问题企业)才会在这个时间段比较集中出现。

  这并非是一波一旦一夕间的危情。近三年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海关、统计局、司法系统陆续公开的数据发现,经济减速、外贸需求不足,民间借贷危机后遗症等三重因素,一直叠加作用于温州当地的民企。

  金融案件升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温州实地调查发现,在这一波民企危情中出事的企业,几乎都曾较深入地投资房地产。而随着全国的房价开始普降趋势,多家企业最终顶不住越抽越紧的资金链。

  另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中城建设集团。这家目前已经通过法院启动司法重整的企业,在2011年温州民企第一波危情时,就曾陷入资金链尴尬,曾在政府的帮助下得以缓解。“这其实是前一波‘跑路’事件的蔓延。” 一名股份制银行负责不良贷款处置的部门负责人说,虽然地方政府主要官员在多个公开场合以“正能量”提振区域经济复苏,但效果尚待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从核心渠道获得一组数据显示,从2008年开始,温州金融案件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到2011年9月开始急剧上升。原来每年民间借贷标的额也就10亿元左右,而到2011年9月至12月,一个季度多的案件标的额就达到了40多个亿。2012年,金融案件标的额近400个亿,到2013年达到了520个亿左右。

  涌入司法口处置的案件,一直处于飙升状态,且即便民间债务开始回落,而银行债务案件则依然处于升势。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与信用证相关的案件高发。过去,信用证案件非常少,一年也就一两起,属于偶发性案件。”当地一位法官在公开场合说,2012年,信用证案件集中爆发,达到了262件,标的额达到40多个亿。这与我国整体金融政策调整有关系。

  “当前信用证融资中往往存在贸易背景虚假现象,可能成为刑事追诉对象。”前述法官总结说,目前,刑事审查和民事审查尺度上存在较大争议,“我们倾向认为,是否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法院不宜主动审查,这一点是银行开具信用证时应当审查的内容。”


关键词:  

         温州    房地产    

 

关于金融范 | 产品和服务 | 公益活动 | 商务合作 | 汇款账户 | 招聘英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KNROMAN Company 2013,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1472号 | 滇ICP备2022003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