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的竞争还未真正开始
信息来源:《财经》杂志 许维鸿 2014-03-25 21:33 knroman
经过一年多沸沸扬扬的争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颠覆现有的中国金融秩序。这种颠覆并不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颠覆性,而是由于现有中国金融秩序存在诸多不尽合理的成分。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概念一出现,就处于被热炒的状态,各路觊觎金融业丰厚利润的诸侯,在IT专家的带领下,挑战金融权威,都想从金融“暴利”中分一杯羹。于是乎,自以为在做颠覆性事业的IT专家,前呼后拥地开发各种电子金融平台软件、开设各种P2P网站,试图利用第三方网上支付等手段,复制余额宝一夜暴富的神话。其结果当然也是必然的,真心信任互联网信用链的创业者纷纷亏光跑路,剩下的多是传统小贷公司的换汤不换药。
于是央行在3月中旬正式发文,暂停了支付宝公司线下二维码的支付业务,同时也暂停了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央行给出的原因,是“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此消息一出,市场的反应比起之前众口一词攻击“专家呼吁取缔余额宝”截然不同,主流研究机构暧昧地不直接表态,而互联网金融的拥趸者则是继续将央行的新规定纳入“既得利益阶层的反击”。这些拥趸者是否真懂金融?是否明白金融行业的利润从何而来呢?是否真的想探求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什么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什么又是不变的呢?
先说说不应该变的。
互联网金融也是金融,其盈利的核心在于风险定价能力——银行之所以盈利,其根本在于“交易”风险,通过对货币和金融资产买卖盈利。专业术语叫:买方业务实现利润。严格的监管意义上讲,国内的商业银行还处于“钱庄”阶段,在现阶段并没有太多的风险交易业务,利润主要来自于存贷款息差收入,政府通过立法对其利润空间进行保护,造成了金融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制造业发展,造成了人民币国际化迟迟不能破题,更造成了国内市场多方面的不满。
最大的不满,来自中国民间的市场派。官办金融的最大缺陷在于风险厌恶,也就是不愿意把资金贷款给没有政府信誉担保的小微企业,致使广大私有部门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于是,过去五年间中国的民间金融体系发展迅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监管机构试图通过发放小贷公司、农村商业银行等牌照,“阳光化”这些影子银行,可惜官办金融的阻力使得民间金融市场一直难以挺直腰杆,被迫介入房地产泡沫以寻求解脱。恰逢此时,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宛如一股春风,让民间银行家看到了阳光化的希望。
但是,民间金融体系的合理性,在于中介机构对信用风险的内生性把握,即发放信贷者“了解客户”,也就是互联网金融热捧的社区银行概念,而这一点恰恰又和所谓的“大数据”甄别贷款客户的互联网技术背道而驰。
将现有业务通过互联网化,解决金融牌照的民间银行类组织,并非真正的互联网金融,而是20年前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铺开的“金融电子化”的延续。这也就是为什么国有大型银行并不在意今天IT界的金融亢奋,现在互联网金融刚涉及网络支付安全等技术问题,是他们过去十年来一直在巨量投入领域。
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到底改变了什么呢?已经发生的,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改变,是深刻的,套用互联网金融拥趸者的词汇——具有“颠覆性”的。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传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