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贷模式助力扶贫 解决农村金融需财政配合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4-03-11 10:44 knroman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无论是增加粮食产量、调整农业结构还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普遍脆弱,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突出。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资金不愿意下乡,认为农业成本高、风险大,而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不为农村服务,甚至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造成农村资金更加匮乏。要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引入资金活水灌溉农村金融的旱地。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银行监事长车迎新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表示,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要解决农村金融问题需要与财政结合。他介绍,甘肃省推行的双联惠农贷款就是一种较好的模式。
农村金融产品单一
NBD:如何看农村金融乏力,部分金融机构不为农村服务的现象?
车迎新: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持金融一池清水,浇灌实体经济之树。我认为这是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形象比喻。金融应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而不是金融机构内部进行资金倒腾。
首先看农村金融机构是多还是少,我认为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不少,有信用社、农业银行还有邮政储蓄,这些金融机构都在乡镇,以乡镇为主。但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机构都是同质化的经营,都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农村金融很大的问题是如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这需要创新,需要创造农民需要的金融产品。
现在农村的金融产品普遍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大的银行从农村贷款往上送,由于存贷比的制度,有个形象比喻说银行是抽水机,另外像证券行业、保险行业都可以深入农村但实际没有深入。
此外,由于我国国家控股的银行占很大比重,要适当承担农村金融的贷款功能,在资源的配置要向农村倾斜。像农业银行规定,每年农村贷款的增长必须高于城市贷款3个百分点。
NBD:农民愿不愿意贷,金融机构愿不愿意放贷,这中间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车迎新:这还是诚信的问题,农民与银行的关系是信用的关系。你可以贷,但接着带来的问题是你必须还。贷款是双方的问题,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有借无还,再借很难。
NBD: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信用的问题,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这是否涵盖了农村金融的特殊性?
关键词:
农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