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新闻资讯 > 专家观点

2014年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2014-02-11 09:07    knroman

可以说,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中金融改革没有如其他行业那样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惊喜,但不可否认,金融改革仍然是2014年中国深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可以看到,不仅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三中全会解读报告描绘出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蓝图,而且三中全会之后,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也开始启动。如同业存单的推出、新股发行制度重大改革、新国九条的公布、上海等自由贸易区关于金融改革方案落实等都显现出国内金融改革先声夺人。而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更是国内金融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因为,就当前中国金融体制特征来看,它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以银行业为主导,银行业的资产及融资所占整个金融体系比重都在80%以上。而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五大国有银行又占银行业的绝对优势。二是政府仍然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价格管制与规模管制。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思想对金融市场仍然有影响,这就可能无法对金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而要按照三中全会提出的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就得改革当前计划性的银行体制,建立起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造就能够自主经营、独自承担经营风险的银行主体,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及降低整个金融体系之风险。

  而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确立,最为重要的是利率市场化问题。而利率市场化,随着2013年贷款利率全面放开、贷款基础利率报价机制确立及同业存单市场建立,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正因为对银行有严重的成本约束的存款利率没有放开,从而使得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仍然扭曲,它是目前银行体系“金融脱媒”严重、影子银行盛行、货币市场期限结构严重错配、互联网金融快速成长、融资结构不合理、房地产泡沫严重等问题的根源。所以,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和基准利率转型问题是2014年银行改革的重点。但这两个方面还得有一个过程,需要条件成熟。

  另一方面,银行业改革的重点是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如何建立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效的市场规则如何来设定。无论是产权制度、合约安排,还是对弱势投资者利益保护等都有一个制度规定的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制度对市场当然是重要的,但制度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其制度的质量,表现为所设定的制度能够平衡市场当事人的利益关系,表现为所设定的制度对财富创造起到正向的激励与约束的作用。这就是为何有些银行制度安排能够促使市场繁荣而有些制度安排所起到作用则相反的原因所在。因此,正如三中全会所表明,制度设定既可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到上。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得通过公共决策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能平衡好不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让所制定的银行改革的政策更具有可操作性。

  当然,制度规则的设定还在于对政府职能重新界定。即在一个新的经济条件下,在金融市场中政府应该做什么?正如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市场在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中,政府对金融市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要保证金融市场的信息公开透明、要规范市场之秩序并保证市场有效运作等,同时,政府还得针对市场中资源配置没有覆盖的地方,通过政策性金融,让弱势群体也能够受益于金融市场发展及经济繁荣,即普惠金融。

  二是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如何确立。在市场竞争中,当然是价格机制有效运作最为重要。但同时,银行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确立同样十分重要。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国金融市场是由计划经济转轨而来,因此,以往的市场准入更多的是有利于国有资本。无论是银行,还是股市及保险,国有所有权所占市场比重仍然是绝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仅过度强调对银行市场各种管制,也不断地向银行业注入更多的政策性资源及对银行市场承担隐性担保。这样,国内银行企业可以获得过高利润却不要承担风险,银行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也不曾出现。因此2014年的银行改革不仅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而且也要完善银行机构退出机制。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优质的银行机构可以良性发展,让那些经营无效率的银行退出市场。可以说,这些方面的制度安排都将对2014年国内银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而银行业退出机制确立,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也会出台。

  三是对于国内金融市场,由于是由计划经济演进而来、由于是政府隐性担保,所以信用过度扩张直到近几年才出现,在信用扩张不大的情况下,金融危机发生概率当然小。但是,随着近几年信用过度扩张(有人统计过,新中国成立64年,前60年信贷增加30万亿元,而后4年则增加了近40万亿元),潜在的巨大风险正在增加(如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利率风险)。针对这些可能的危机,银行体制改革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业市场化退出机制。这就意味着国内银行市场竞争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往国内商业银行拼规模的竞争方式将结束,商业银行在成本约束条件下从根本上提升其风险定价能力,不过,当前国内银行市场的风险有多高,还得慎重评估。这里既有现有的监管标准能够识别风险的问题,也有经济逆周期时的金融风险有多大如何评估的问题。也就是说,房地产作为一个周期性产业,如果房地产没有经过周期性调整,那么与房地产密切相关联的银行业的风险也不会暴露出来。但如果房地产业出现周期性调整,那么国内银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与风险也就会暴露出来。

  四是银行业的对内开放,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同样是今年银行业改革的大事。但是,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否会搅起国内银行业的一池春水,应该是相当不确定的。因为,就目前国内银行市场来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新的银行进入当然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些新进入者想快速扩张市场份额几乎是不可能的。再加上,这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的严格的审批准入,更是限制新进入者的市场扩张。不过,银行业对内开放则预示着新的市场竞争机制将形成,银行业的行为将改变。比如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就是为这种有效竞争创造条件。银行业的退出机制也会随之形成。

  五是进一步加大银行业改革开放步伐。关于金融内外开放,特别是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周小川的解读是远远超出市场预期的。这将为中国金融市场形成有效的竞争创造更多的条件。因为,中国金融市场大门进一步打开,在全球货币政策全面量化宽松条件下,泛滥的流动性会让更多的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而这些资金进入中国市场所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同时,为中国企业及个人资金走出国门提供便利,不仅有利于国内资产的全球配置,也可能对全球不少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并导致这些地方资产价格剧烈波动。但是当美国QE退出市场后,这个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是相当不确定的。

  还有,银行业的对内开放还得面对网络金融快速崛起对其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可以说,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2014年的网络金融发展不可低估。这既带来了机会也可能增长风险。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


关键词:  

         银行业    改革    

 

关于金融范 | 产品和服务 | 公益活动 | 商务合作 | 汇款账户 | 招聘英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KNROMAN Company 2013,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1472号 | 滇ICP备2022003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