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深化改革下的商业银行挑战与机遇并存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 2013-12-27 13:32 knroman
今年以来,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包括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行同业存单等各项金融深化改革措施加速酝酿、出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正在逐渐体现。银行业务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息差水平不断收窄。6月中下旬以来,国内资金市场剧烈波动,市场利率连续大幅攀升,银行经营特别是盈利压力日益加大。作为商业银行,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近日,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就金融改革以及当前备受市场关注的银行同业业务、非标投资等热点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在给银行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隐含了一定风险。您如何看待这一业务存在的问题?
李仁杰:首先,要对同业业务的概念有个清晰的认识。国内同业业务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指金融市场业务,也就是商业银行区别于传统存贷业务,以金融交易为重点,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在多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同业往来市场、各类债权式直接融资市场、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开展综合化运作、提供综合化服务的一系列业务活动。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其背后有很深刻的经济金融逻辑。一方面,它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结果。近年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社会融资需求持续扩大。但是由于信贷规模受到严格管控,新增信贷远远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有其他形式的融资来予以补充和满足。从现实情况看,国内金融市场业务包括同业资产业务,尽管在形式上表现为多市场、金融同业之间的资金往来,但其对应的基础资产,比如各种票据、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本质上都是以合规的融资方式为实体企业和项目融资,资金最终都是流入和服务于实体经济,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是“空转”、“脱实就虚”。另一方面,它是金融深化改革的结果。随着市场主体和社会融资方式的成熟与多元,很多金融业务需要由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多个市场共同配合来完成,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切信用归银行”,有钱存银行、没钱找银行。再加上现有的银行统计制度不尽合理,反映在结果上就表现为同业业务的迅速发展。
我认为,要科学看待金融市场业务存在的期限错配问题。错配是金融服务的本质和基础功能之一。从银行经营的角度,错配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去管理它。具体来看,一是在资产负债日益多元的背景下,银行在流动性管理、错配管理上,要从过去简单的存贷比管理,向全口径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转变。二是要加强对市场流动性变化趋势的研究,宏观微观结合、整体局部结合,加强预警,同时做好应急预案。三是要加强对市场利率走势的研究,在不同的利率周期,采取不同的资产负债配置策略。比如,在利率下行周期,可以适当扩大错配;在利率上行周期,要妥善减少错配,同时做好利率风险的锁定、对冲等。
记者:非标业务是否也存在同样问题?有人将其认定为“监管套利”,您怎么看?
李仁杰:近年来非标业务、非标投资快速发展,有其客观原因。从需求端看,一方面,企业和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快速增长,原有的投资渠道、投资品种已经不能够满足。特别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存款的收益率偏低,标准化的债券供应量不足且参与渠道较窄,对创新产品需求很大;另一方面,由于新增贷款规模有限,债券的准入门槛较高,很多企业也有比较强的融资需求。
从供给端看,在资产管理业务上,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不同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监管要求差异较大,这在客观上为不同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条件。非标业务、非标投资其实是这种跨行业合作创新的结果。
从产品端看,作为一种跨市场、跨行业的创新,非标业务的出现、发展,符合金融产品创新的一般规律。一种创新产品的出现,刚开始肯定是没有所谓的“标准”模式,也就是说一定是“非标准”的,否则也不能称其为“创新”。但随着业务发展、监管跟进,有了制度、有了规范,“非标准”的业务就会逐渐转变为“标准化”的业务。这种过程,目前在非标业务、非标投资上表现就很明显。先是3月份,银监会发布了2013年第8号文,明确把非标业务定义为“债权式直接融资”,对非标业务的投资运作、管理规范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非标业务得到“正名”并开始有了监管规范;10月份,银监会进一步推出“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和“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创新试点,非标业务的标准化又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总的来看,非标业务、非标投资的“标准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总之,非标业务、非标投资的发展,有其客观的市场需求、市场基础;作为一种创新产品,其发展必然经历一个从“非标”向“标准”过渡的过程。对此,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者认为是“监管套利”,而要尊重市场规律,及时修订完善监管制度。11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在市场监管上)要改革创新监管方式,建立一套科学监管的规则和方法”。
记者:随着深化金融改革各项措施加紧出台、落地,未来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还将面临深刻变化,该如何应对?
李仁杰:对银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此为方向,未来金融市场参与的主体将更加多元化,金融要素价格包括利率、汇率等将完全市场化,市场主体包括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和个人的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这些都孕育着新的市场机会。比如随着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与之相关的各种避险、保值、套利需求必然快速上升,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商机;又比如随着金融脱媒日益深化,在各类新兴的直接融资市场,银行也可以发挥相应功能。总的来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市场空间会进一步全面打开,这有利于国内银行切实转变既有的依赖外延式规模扩张的模式,真正走资本节约型、业务和收入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从挑战看,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准入进一步开放,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在价格机制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现有的管理体系、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比如,过去市场的基准利率主要是存贷款利率由国家制定,今后随着存贷款利率完全放开,商业银行必须自行寻找定价基准,相应地必须建立起一整套自主定价的机制。又比如,过去存贷利率存在管制,市场利率波动相对较小,银行在资产配置上主要是以简单持有到期为主,随着利率完全市场化,市场利率的波动会更加频繁、剧烈,资产配置必须从过去的持有资产向管理资产转变,相应地在内部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以及管理的技术、工具等方面也必须改变甚至是再造。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关键是要积极把握并顺应金融深化改革的趋势。一方面,转变经营理念,彻底摒弃过去“跑马圈地”、外延式扩张的老路,走资本节约、创新驱动、内涵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另一方面,扩展角色功能,从过去的资金中介、信用中介进一步向信息中介、资本中介扩展。与此同时,抓紧建立健全与完全市场化环境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系,包括更加灵活多元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更加丰富完善的业务产品体系、更加灵敏准确的利率定价体系、更加科学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