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到底应该干什么?看完恍然大悟 | 荐读
信息来源:现代教育报 张莹 2018-03-20 12:25 knroman

陪孩子写作业,家长可要这么做
李冬红(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孩子的成长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联合作用的结果。这就需要目标一致、资源互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强调合作。为此,学校构建了国本、区本、校本、家本、班本的“五本课程”体系。
其中,家本课程的实施,强调家长的陪伴,强调生存、生活、生命意识的增强,在学校的指导下,进行项目式学习,通过任务来驱动,依托评价结果进行公开展示,以此作为鼓励家长参与的契机和手段,最终调动家长配合参与的积极性。
不同年龄特征,家教责任不同,家长要调整自己的陪伴方式和重心。
家庭中,父母既是家长,又是生活导师,不仅有形的作业需要陪伴,无形的生活也需要点滴相随。寒假,学校组织五年级学生开展家庭旅行课程。旅行中,孩子们自主规划路线、准备攻略;家长只在孩子身边充当影子助手,孤单时相互依靠,彼此支撑,遇困难时提供经验支持、点子相助。
“过草原、穿林海、游山川……”寻着国家课本的踪迹,踏着祖国的土地,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造回忆。知识、技能、沟通、视野在丰富精彩的旅程中得以吸收、体验,情感共鸣下的亲子关系也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三年级的老家课程,让返回祖籍地过年的学生们有了新的归乡意义:追寻祖先的家训、家规、家谱,深刻理解孝道和家风的内涵,弘扬与继承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小手牵大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温情的家族记忆拉近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正值元宵节的开学季,学校又专为四年级学生打造“灯笼”课程,挂灯笼、猜灯谜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既掌握了相关的学科知识背景,又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乐趣。准备期间,有的父母陪孩子去图书馆翻阅资料书籍,有的教孩子如何在自然生活中收集材料,还有的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
此外,针对二年级预备少先队员,学校也提出家庭责任岗位制的办法,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完成家庭监督的职责,家校共同塑造孩子优秀品格、良好习惯。
这些不同年级的项目式学习课程,最终会促进“五本课程”的联动。构成完整的育人体系。在此过程中,学校将基于评价结果,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展示平台和空间,以此为手段充分挖掘优质陪伴型家长,并将经验在家校合作中实施推广。
作者:现代教育报记者 张莹
关键词:
孩子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