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必须走出理念陷阱
信息来源:FT中文网 2013-12-14 12:27 knroman
我在几年前有一个观点:我们这个体制之所以要改革是因为对所有人都不好,对既得利益也不好。为什么他们认为对自己好?因为他们无知或者不明白。人类 的许多冲突都是由无知导致的,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看看那么多既得利益集团出事了,包括我们北大毕业的薄熙来,假如不是这样的体制,他能落到这样的 下场吗?所以既得利益者不要被眼前利益遮住了双眼,一定要认识到:有人权比有特权好。今天有特权但没有人权,有特权保证你在位时可以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 西,没有人权意味着随时处在高度不安全中。在焦虑中生活的人不可能是幸福的人,不论他有多少财富和特权。
第四个理念陷阱:国有企业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
我认为这个观念完全错误。是先有共产党执政才有国有企业主导,不是因为有国有企业主导才有共产党执政。当年国民党已经有了一部分国有企业,但还是被 推翻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不是靠自己控制的物质资产,而是靠理念。如果国有企业是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那共产党永远不可能执政。反过来,国有企业一统天下也不 能保证执政,苏联垮台前国有企业就是一统天下,但还是跨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苏东剧变的情况下维持政权稳定,是因为改革开放发展了私有企业,解放了生 产力,让人们变得富有了,这一点邓小平看得很清楚。可以设想,如果中国现在把民营企业都国有化了,共产党很快就没有办法执政了。反之,如果把大部分国有企 业民营化了,共产党的统治就更稳固了。在我看来,对维护共产党的执政而言,国有企业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负资产,因为它们的低效率降低了人民的生活和政府 的财力,它们导致的不公平、腐败和道德堕落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第五个理念陷阱: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个观念也是错的。枪杆子里能出政权的话,那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政权会被推翻,因为枪杆总是在现有的统治者手里。政权的真正基础是人们有关权力正当 性的观念。当人们认为某一种政权的合法性或者正当性已经丧失的时候,这种政权再多的枪杆子也没法维持,因为枪杆子会跟着理念走。看看近代史,我们经常说 100多年前满清王朝是被武昌起义推翻,但武昌起义就是一个军营起义,就打那么几枪,能把那样一个帝国推翻了?满清之所以垮台,是因为人们的观念变了,好 多人认为满清已经没有正当性了,武昌起义只是一个导火线,或者说是一个信号弹,协调了人们久已期待的行动。武昌起义之后,十几个省就自己宣布独立了,皇帝 的圣旨、圣谕、懿旨突然没人听了,所以它就瘫了。当年国民党的武器比共产党先进得多,为什么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能打过国民党的“飞机加大炮”?因为人 们的观念变了。当时的国民党政权压迫人民,没有自由,没有民主,大家觉得它没有了正当性,好多知识界的人士都跟共产党走了,甚至许多国民党的军队都投诚 了,因为共产党能使人民得解放。
第六个理念陷阱:政府的权力越大,政府越强大
这个观念混淆了权力与权威、权力和能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最强大的政府不是权力不受限制的政府,而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这就叫“有限政府”。原 因在于,政府和老百姓之间实际上是一个博弈,得不到老百姓信任的政府不可能是一个强大的政府。以英国为例,在光荣革命之前,英国政府的权力可以说受到的限 制很少,国王可以随意单方面修改国债借款条款,可以拖延、甚至拒绝支付债务,也可以利用外国商人瓦解国内债权人之间的联盟。如果国王不还钱,债权人一点办 法都没有。结果是,所有有能力给政府借钱的人都不愿意借钱给政府,英国的国债规模长期在200万英镑上下徘徊。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实行了所谓的”君主立宪 制”,也就是说,君主权力受到宪政约束的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下,国王和政府的所有权力都在法律之下,如果政府赖账,国会可以废除国王。结果是,政府得到了 老百姓的信任,其举债能力大大提高了,九年后政府的总债务就上升到1670万英镑,之后又继续提高,强大的债务融资帮助英国在欧洲取得了霸主地位。 现实观察也表明,真正强大的政府是实行宪政和法治国家的政府,而不是人治国家的政府。宪政和法治可以理解为政府对老百姓做的承诺:政府依法行事,接受老百 姓的监督;政府不仅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不受其他人的侵犯,而且要把尊重这些权利作为对政府行为的限制。在宪政体制下,政府更受到老百姓的信任,所以政府的 力量反倒更强大。人治的政府看起来强大,其实很脆弱——至少从长期看是这样,因为它得不到老百姓的真正信任。
以上这些错误理念是中国下一步改革非常严重的阻力。中国的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走出这些观念陷阱。这就是解放思想的含义。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根据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的的发言整理、补充)
本文责任编辑 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关键词:
改革 理念